close

正常體溫.png

閣下平常體溫究竟是幾度?要注意...

經常有人說覺得自己全身無力、莫名其妙的疲倦不堪。甚至覺得身體發熱,但量體溫又沒有發燒。醫師我總是說應該是發燒,只是平常體溫偏低,所以不會被視為是發燒。

目前平常體溫35-36℃的人為數不少,發燒溫度不高,可能只有36℃或者36.5℃,自己就不認為是發燒。甚至醫護人員也不會認為是發燒,因為目前西醫採用的標準體溫是37℃。需要在身體沒有感覺不舒適的時候也量體溫,以確定自己的恆常體溫。也可以驗證我的看法。

有些人需要在沒有不舒適的時候量體溫才能確定自己的情況;也有一些人當談到這些情況時就表示自己是體溫偏低的,這些情況男性、女性都有。而且不分年齡。

即使同一個人,體溫也有不同的情況,例如最普通莫過於女性的體溫,在排卵期有明顯的分別,一般比較高0.5℃

又例如跑步半小時後

有人跑步後非常舒適,因為平常體溫偏低,跑步血液循環加快,體溫上升,因而感覺舒適。

有人跑步後覺得太熱、覺得辛苦,顯示各人身體狀況不同。

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,所以體溫有偏差,不是所有人的正常體溫是37℃的。

用標準體溫作為檢查疾病的標準,有時難免有漏網之魚,再加上氣溫低,保暖衣物不足的人體溫也會低些,漏網更多。

探測體溫的方法包括

口探、耳探、額探

肛探 一般用於嬰幼兒

腋探 不常用

平常所指體溫37℃是指用水銀探熱針放在舌頭下三分鐘進行。稱為口探。

額探 是體表溫度,受外界因素影響。一般應該低一些。

醫師我曾經試用過幾款不同的額探器,同一個人,在正常情況下,數分鐘內顯示的數據也不同!

問題出在那?

 

近期,因應新冠肺炎,不少地方都用紅外線探測體溫。醫師我問過一些手持探測器的人,他們都異口同聲說,都是35-36左右的多,很少接近3737就是發燒。這就是大數據。

究竟口探與額測體溫相差多少。抑或標準就是37呢?

有人指出某商業樓宇檢測體溫38℃才算發燒。

閣下認為如何?

you tuber37.5℃就是發燒,他的意思是說37.4就不是發燒,當時我嚇了一大跳。

另外,醫師我發現原來目前仍然有醫生認為正常體溫是攝氏36.5-37.5℃

在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下,不知道醫院及檢疫用甚麼標準?所指病人發低燒,究竟體溫是幾度?

 

98.6是一個聽起來熟悉的數字。(年輕人除外)

不錯,這是那些年,包括美國現在仍然使用的數字,98.6℉,表示發燒。探熱針上箭頭所指。

攝氏華氏 換算 

  ℃ x 9/5 + 32 = ℉

 

攝氏華氏 換算  快速參考 

40℃ x 9/5 + 32

=

104℉

39.5℃ x 9/5 + 32

=

103.1℉

39℃ x 9/5 + 32

=

102.2℉

38.5℃ x 9/5 + 32

=

101.3℉

38℃ x 9/5 + 32

=

100.4℉

37.5℃ x 9/5 + 32

=

99.5℉

37℃ x 9/5 + 32

=

98.6℉

36.6℃ x 9/5 + 32

=

97.88℉ 

36.5℃ x 9/5 + 32

=

97.7℉

36℃ x 9/5 + 32

=

96.8℉

35.5℃ x 9/5 + 32

=

95.9℉

35℃ x 9/5 + 32

=

95℉

 

科學家發現人體正常體溫已經下降,不再是37℃

今年(2020)一月中,研究結果已經刊載於《電子生命》期刊(eLife),進一步確認我的看法。
 

目前人類正常體溫

以攝氏計算比從前低0.4

以華氏計算比從前低0.72

 

更大的問題是如本篇第二段所指,不少人平常體溫是35-36℃的。

 

《電子生命》期刊

 

原文

https://hk.news.appledaily.com/international/20200112/SY7Y2GV76GFD46YYPF2L2QH4YQ/

Healthy點】人類正常體溫較19世紀時下降 研究:如今是36.6℃

更新時間 (HKT): 2020.01.12 00:05

科學家發現人體正常體溫已經下降,不再是37℃

(互聯網)

人的正常體溫過往一直定義為37℃,但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員發現,人類體溫自19世紀以來有所下降,正常體溫現已跌至36.6℃

研究人員量度了2000年代男女的體溫數據,與美國內戰時期士兵的數據比較,發現現代男子的體溫比150年前的人低0.59℃,女子的體溫則低0.32℃,美國人體溫平均每十年下跌0.03℃,總結現在的人體正常溫度已降至36.6℃

科學家說體溫下跌的起因「本質上無法證明」,但相信或與飲食情況和生活方式改善有關。史丹福大學醫學與衞生研究政策教授帕森妮特(Julie Parsonnet)表示:「生理上,我們跟過往已經不同。我們生活的環境有所改變,像是家中溫度、與微生物接觸,以及可以獲取的食物。這些東西意味着儘管我們以為人類具有同樣結構,經過人類進化也一直一樣,但我們並不一樣,我們實際上有生理改變。」

研究人員不確定為何人類體溫會下降,但因為所有人都用類似的溫度計量體溫,所以認為數據可信而且準確。研究人員還檢查了每個資料組當中的體溫趨勢,確保體溫下降不是出於器材故障。他們把每個歷史組別的人按性別和種族劃分,在每十年的每個組別,都觀察到類似的正常體溫下降現象。

科學家認為現代人比19世紀的人活得更舒適,不必那麼辛勞工作,因此新陳代謝率減慢;現代人也因為醫學進步,少了生病,身體也少了發炎,這些都可能導致正常體溫下降。研究結果已刊於《電子生命》期刊(eLife)。

英國《每日郵報》

體溫.png

相關網誌

係發燒定唔係發燒 - 低溫症 2011.02.25

原文

他是小學生。

母親帶著兒子進來,母親說:「我覺得他今天和平時不一樣,問他是否有事?他不肯說。問他是否不舒服?他也不說,但我又不知發生甚麼事。醫師,請你看看他吧!」。

我說:「他發燒呢!」。

母親用詫異的眼神望著我,說:「吓!發燒!我已經用探熱針替他探過熱才來的,並沒有發燒呀!」。

我說:「我估計他平時的體溫是偏低的,所以探熱也不一定顯示發燒,要視乎有多熱。」。

孩子的母親似乎有些不滿了,說:「他常常生病,我都會帶他去看西醫的,當然也試過發燒,醫生從來沒有這樣說的。這次只是因為我覺得他比較特別,所以試試帶他來看中醫…」。

她的嘮叨愈來愈多了,我不得不說:「這是我現在看到的,所以我告訴你。至於其他人怎樣說,應該與我無關吧!似乎不是我的問題呀!」。

她,接收到了。說:「不好意思,你覺得他發燒就處方吧。」。

我正在處方,突然聽到她說:「真…」。

我也不去管她所指為何了。

我停下來,說:「其實很簡單。你回去可以驗證我所說的話的,反正現在孩子們每天上學前都應該在家先探熱的吧。看探熱針的時候要看清楚數字,不要只看有沒有發燒那個刻度,你就知道我有沒有騙你了!」。

過了幾天,孩子的母親打電話來,客客氣氣地說:「謝謝您!兒子已經回復正常反應了。不好意思,那天,我有點失儀。我發現自己從前都只是看有沒有發熱,從沒有注意他的真正體溫的。原來我兒子平常的體溫都是在攝氏35-36度左右的。怪不得我不知道他發燒。」。

我說:「不必客氣。你已經做得很好的了,至少你親自做,也注意到他的狀況。始終低溫症的人不多,不知道一點也不稀奇!」。

 

2020.04.20

 

#正常體溫 #發燒 #低溫症 #醫療

#新冠肺炎 #Covid-19 #肺炎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小小女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